航行在變幻的潮流中:2025年關稅、紅海航運中斷及全球貨運市場動態
引言:全球貿易的不確定之海
隨著我們步入2025年,全球貿易格局持續受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政策變化和市場波動的複雜影響。面對新關稅的陰霾和主要航運路線的持續中斷,全球企業正面臨著高度不確定的時期。本文將深入探討關稅、紅海航運中斷及其對全球貨運市場的連鎖反應的最新發展。我們還將探討數碼物流解決方案如何幫助企業適應這些充滿挑戰的時期。
最新發展的關鍵事實:
- 白宮將對14個主要美國貿易夥伴的新關稅暫停延長至2025年8月1日。
- 對歐盟和墨西哥商品徵收30%關稅的計劃將於8月初落實,預計不久後將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35%關稅。
- 中國的單獨關稅協議將於2025年8月12日到期。
- 美國於2025年5月取消了對800美元以下中國貨物的免稅待遇。
- 紅海航運中斷持續影響全球集裝箱流動,特別是亞洲-北歐貿易航線。
關稅的高空走鋼絲:應對新貿易政策
隨著我們接近關稅實施的關鍵期限,全球貿易界正處於一個危險的平衡點。雖然暫時暫停對主要美國貿易夥伴徵收新關稅提供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也為2025年8月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鋪平了道路。這種不確定性導致貨運業出現了一波活動高潮,企業紛紛趕在潛在關稅上調生效前完成訂單並確保船期。
關稅發展的關鍵時間點
- 2025年8月1日:14個主要美國貿易夥伴的互惠關稅暫停結束
- 2025年8月初:對歐盟和墨西哥商品徵收30%關稅
- 2025年8月12日:中國單獨關稅協議到期
這些即將到來的變化在進口商和出口商中間造成了緊迫感和反應性規劃氛圍。許多之前暫停或改變進口路線的企業現在正在爭分奪秒,試圖趕在關稅期限前完成交易,這種情況讓人想起4月份首次宣布關稅時的瘋狂活動。
最低免稅額的困境
增加複雜性的是在2025年5月生效的取消800美元以下中國貨物的最低免稅額。這一變化大大增加了電子商貿企業的合規成本,進一步縮小了國際貿易運營的錯誤空間。
隨著我們接近這些關鍵期限,唯一確定的似乎是全球貿易格局將持續動盪。企業必須保持靈活性和信息靈通,才能有效地駕馭這些洶湧的水域。
紅海的漣漪:持續的中斷及其影響
紅海地區繼續成為全球航運關注的焦點,持續的中斷顯著影響了集裝箱流動,特別是進入歐洲的航線。自2024年初以來,船公司仍然選擇繞道好望角以降低風險,這種做法一直持續至今。
紅海中斷的主要影響
- 亞洲-北歐貿易航線的運費上漲
- 由於較長的替代路線,運輸時間延長
- 船公司的運營成本增加
- 歐洲樞紐港口擁堵加劇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對貨運費率的影響相比2024年危機高峰時期已有所緩解。到2025年7月初,亞洲-北歐航線的費率已上漲至每標準櫃3,560美元,比5月底上漲了50%,但仍遠低於去年紅海改道高峰時期每標準櫃8,500美元的水平。
船公司策略和市場動態
為應對這些持續的中斷和低於預期的利潤率,船公司採用了各種策略來維持平衡:
- 增加空白航次的頻率
- 削減計劃中的服務
- 調整服務和修改受影響航線的部署策略
這些在旺季不尋常的舉動凸顯了當前航運環境的動態性質。它們也表明船公司採取了更積極的方法來管理運力並在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面前穩定費率。
展望未來:2025年及以後的紅海前景
預計紅海對全球航運模式的影響將至少持續到2025年底。除非出現重大的地緣政治解決方案,否則風險緩解措施,如航線改道、保險費用增加和戰略網絡調整,很可能成為集裝箱航運操作的結構性組成部分。
這種持續的情況強調了企業需要保持靈活性,並為供應鏈中可能出現的中斷做好準備。採用提供實時可見性和替代路線選擇的貨運數碼平台可能對有效應對這些挑戰至關重要。
海運市場:在波濤洶湧中航行
近幾個月來,海運市場經歷了顯著的波動,運費自6月中旬的高峰以來大幅下降。這種波動主要歸因於關稅期限、運力調整和需求模式變化的相互作用。
當前市場趨勢
- 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從每標準櫃6,000美元降至2,390美元
- 東海岸運費下降至每標準櫃4,900美元,比6月高峰下降約30%
- 亞洲-北歐價格上漲14%至每標準櫃3,384美元
- 亞洲-地中海價格下降6%至每標準櫃3,967美元
特別是跨太平洋航線的運費急劇下降,可歸因於幾個因素:
- 趕在8月12日中國關稅期限前的發貨窗口關閉
- 提前裝運後需求下降
- 船公司大幅增加跨太平洋運力以應對早期激增
這些因素造成了供過於求的環境,推動運費下降。為應對這種情況,船公司正在採取措施穩定價格,包括取消或減少計劃中的7月份普遍費率上調(GRI),削減高峰季節附加費,並開始削減運力。
區域差異和影響因素
雖然總體趨勢是下降的,但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例如,東海岸運費仍高於年初水平,這可能是由於運力增加較少,以及較長的運輸時間對面臨關稅期限的托運人吸引力較低。
亞洲-歐洲航線呈現不同的情況,亞洲-北歐航線的運費實際上上漲了14%。這可歸因於紅海改道的持續影響和強勁的季節性需求。然而,亞洲-地中海航線的運費有所下降,凸顯了當前市場動態的複雜性和有時相互矛盾的性質。
2025年海運市場預測
展望2025年餘下時間,預計海運市場將繼續對幾個關鍵因素保持敏感:
- 關稅政策的變化,特別是8月1日和8月12日期限的結果
- 船公司持續進行的運力調整
- 如果最終關稅時間表擾亂需求或引發新的提前裝運周期,可能會再次出現波動
- 整體船隊運力的持續增長
- 船公司策略如空白航次和服務水平減少的影響
除非出現新的地緣政治衝擊或需求急劇變化,否則進入旺季及以後的主要趨勢可能是通過運力紀律來調整費率。這種動態可能會定義年底前的貨運格局,要求企業在航運策略上保持警惕和適應性。
航空貨運市場:變化的風向和新視野
2025年的航空貨運市場受政策變化、地緣政治事件和不斷發展的電子商貿趨勢影響,呈現出一系列變化。在年初經歷了貨運量激增後,特別是在中美跨太平洋航線上,最近的發展導致了更加複雜的格局。
當前市場動態
- 全球航空貨運運力可能現在超過需求
- Freightos航空指數全球基準比去年同期下降約7%
- 中國-歐洲價格在過去一個月下降12%至每公斤3.35美元
- 中國-美國運費略有上漲至每公斤5.57美元,與去年持平
2025年5月初取消對中國商品的最低免稅額是減少貨運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對電子商貿貨物。這一政策變化加上運力調整,導致某些航線上供應可能超過需求。
區域差異和中斷
雖然一些主要航線的運費有所下降,但其他航線則經歷了重大中斷,導致運費飆升:
- 6月以色列-伊朗衝突期間,中東航空貨運流動受到空域關閉的影響
- 自6月初以來,中東出發的運費大幅上漲 - 到北美上漲30%(至每公斤2.71美元),到歐洲上漲25%(至每公斤2.44美元)
- 最近北美航線運費下降11%,表明一些瓶頸正在得到解決
這些區域差異凸顯了關注地緣政治事件及其對航空貨運運營潛在影響的重要性。
展望未來:2025年航空貨運預測
隨著2025年的推進,幾個因素可能會影響航空貨運市場:
- 對取消中國商品最低免稅額的持續調整
- 可能出現的進一步政策變化,如計劃到2027年取消所有進口商品的最低免稅額
- 航空公司因應需求波動而持續進行的運力管理
- 不斷發展的電子商貿格局及其對航空貨運量的影響
托運人可以預期2025年全年運費將繼續波動,這需要靈活的策略和密切監控市場狀況。對依賴航空貨運的企業來說,快速適應變化環境的能力將至關重要。
運用貨運數碼平台應對挑戰
面對這些複雜且快速變化的市場條件,企業需要強大的工具和策略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