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這個全球貿易格局動盪不安的時刻,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近日,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並取消了長期以來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
二、關稅政策的具體內容
根據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美國將對從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對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此次加稅並非針對特定產品,而是針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美國都將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再加徵10%懲罰性關稅,且能源資源也徵收10%的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則加徵25%的關稅。
除了加徵關稅外,特朗普政府還取消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小額豁免」條款。這項條款原本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免稅進入美國,因此被許多電商平台廣泛利用。然而,隨著小額豁免條款的取消,這些電商平台將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和稅收壓力。這項措施無疑將對這三個國家的出口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同時也將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效率。
三、關稅增加及小額豁免條款的取消對電商產業的影響
小額豁免條款的取消不僅影響了Temu和Shein等電商平台,也對整個電商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對電商產業影響的幾個主要面向:
- 營運成本上升:隨著小額豁免條款的取消,電商平台將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和稅收壓力。這將直接導致平台的營運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平台的獲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 商品價格上漲:進口成本的增加將直接導致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相同的商品。這將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意願,進而對電商平台的銷售和市場佔有率產生影響。
- 供應鏈調整:面對關稅的增加和小額豁免條款的取消,電商平台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供應鏈佈局。這包括尋找新的供應商、優化物流管道和降低營運成本等方面。
四、如何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及免稅政策調整?
美國關稅政策的最新變化將增加從中國向美國銷售商品的成本,從而影響各行各業的企業。隨著這些關稅的生效,公司必須想辦法減輕不斷上漲的費用並保持其競爭優勢。
- 加強政策研究與風險評估
企業應持續關注美國及國際貿易組織的關稅政策動態,包括加徵關稅的具體產品清單、稅率變化以及免稅政策的調整等。對可能受影響的物流線、產品類別和客戶群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風險因應策略,包括調整物流方案、尋找替代市場等。
- 優化供應鏈管理
企業應透過分散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市場或供應商的依賴。可以考慮在多個國家或地區設立倉庫和分銷中心,以降低關稅政策調整帶來的風險。同時,積極尋找替代供應商,選擇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供應商和物流合作夥伴,確保供應鏈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 調整物流策略與運輸方式
企業可以根據關稅政策調整,選擇合適的運輸路線和港口,以降低運輸成本和關稅負擔。靈活選擇海運、空運、陸運等不同的運輸方式。在必要時,可以考慮採用多式聯運,以提高運輸效率並降低成本。